adtop
新闻检索:
topadl
topadr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9月国内手机出货量同比降8.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萎缩6%

来源:东方财富    发布时间:2022-02-18 05:11   阅读量:17804   

受零部件短缺等因素影响,9月国内及全球手机出货量均出现同比下滑,而伴随着双十一临近,OPPO,realme,vivo,一加等各手机品牌已悄然提前打响双十一战。

9月国内手机出货量同比降8.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萎缩6%

01

9月国内手机出货量同比降8.1%

日前,中国信通院发布《9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报告》显示,今年9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144.0万部,同比下降8.1%,其中,5G手机1511.8万部,同比增长8.1%,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0.5%。数据显示,2021年9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为2144万部,同比下降8.1%。

今年1—9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2.49亿部,同比增长10.2%,其中,5G手机出货量1.83亿部,同比增长70.4%,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3.8%。

在国内手机市场国内外品牌构成方面,9月份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2026.8万部,同比下降6.0%,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94.5%,上市新机型54款,同比增长10.2%,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93.1%1—9月,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累计2.24亿部,同比增长8.9%,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90.3%,上市新机型累计320款,同比增长0.6%,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90.4%

日前,国际研究机构Canalys也发文称,2021年第三季度由于零部件短缺,厂商难以保证智能手机供应,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萎缩6%在所有厂商中,三星以23%的份额稳居第一得益于iPhone 13的市场早期反响积极,苹果以15%的份额重回第二小米以14%的份额位居第三,vivo和OPPO紧随其后,均以10%的份额并列第五

Canalys首席分析师 Ben Stanton表示,虽然手机厂商正在竭尽全力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产量在供应方面,芯片制造商正在提高价格以抑制过度订购,试图缩小供求缺口,但主芯片短缺的困境仍要到2022年才能有所缓解,再加上全球运费的高昂成本,智能手机厂商不得不提高产品零售价

在区域层面,手机厂商还被迫在最后关头更改产品规格和订单数量对于厂商来说最大限度地提高出货量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但此举却带来厂商与零售和分销商渠道的沟通混乱,影响效率,Stanton补充道

02

企业提前打响双十一战

一边是零部件供应不足导致出货量下滑,另一边伴随着双十一电商节渐行渐近,消费电子界各品牌已提前打响双十一战。

日前,京东对外宣布,2021年京东双11将在10月20日晚8点开启预售,10月31日晚8电支付尾款,全面放价。。

消息发出后10月19日下午,realme一口气发布真我GT Neo2T手机,真我Q3s与真我手表T1三款新品,其中真我GT Neo2T国内首发天玑1200—AI芯片,真我Q3s全面升杯成为realme首款144Hz手机,真我手表T1成为realme国内首款手表双11期间,真我GT Neo2T三个版本分别准备了双11惊喜价

今年是realme中国爆发元年,这个双11,realme将对今年的目标全力冲锋,冲刺中国区千万销量,争取提前完成年度目标!realme副总裁徐起表示。,今日,中国信通院发布《2021年9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

vivo方面,目前公司双十一政策暂未出,但公司最近几天已发布备战双十一新品vivo T1,iQOOZ5X等而一加手机也赶在双十一电商节预售开启之际,10月20日晚8点启动了OnePlus/一加9 Pro 5G手机的优惠开抢,双十一期间直接优惠1000元至1200元

对于今年的双十一情况,Canalys首席分析师Ben Stanton表示,面临今年即将到来的促销节点,如双十一和黑色星期五,许多渠道商倍感压力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参与这些促销,加上手机的渠道库存量在第三季度本来已经走低,渠道将更加无法满足即将到来的购买浪潮因此今年智能手机的促销力度或许不会如往年那般激进为了避免消费者失望,利润率受限的智能手机品牌尤其应该采取捆绑销售的策略,将手机与可穿戴设备,IoT产品等捆绑促销,保障消费体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肖鸥    

推荐阅读

  • 全球首座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商业示范工程在山东正式商运投产

    全球首座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商业示范工程在山东正式商运投产

  • 齐鲁师范学院与济宁市教育局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齐鲁师范学院与济宁市教育局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 氢能行业暖风来袭产业资本“氢”装上阵

    氢能行业暖风来袭产业资本“氢”装上阵